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跳蚤市场 > 正文

一张错币价值百万元?专家:价值在交换中体现

类别:跳蚤市场 日期:2015-8-9 18:43:40 人气: 来源:

  本报记者叶军

  重庆男子3年前领工资时得到一张百元错币,拍卖行估价约150万元;宜昌女子15年前在一个储蓄所取钱时偶然获得一张百元大钞,下方竟多出来一个三角,一家上海的拍卖行,愿意出100万元收购这张错币;六安丁先生遇到更离谱的事。他收集到一张1元错币,一家拍卖行喊出460万天价,但要他先交2万元运作费……7月,一连串错币新闻吸人眼球。一张错币真的价值百万元以上?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鉴定估价师、武汉收藏家协会钱币专业委员会主任陈进建。

  陈进建现在金融机构工作,研究和收藏古钱币已有30多年。他告诉记者,自己最早对钱币的兴趣来自儿时,那时小伙伴们一起踢毽子,鸡毛毽缺凹石了,常找来古钱币代替。那些古钱币“有的是方的,有的是圆的,有的还刻着奇怪的字”,在当时年幼的他看来,实在是有意思极了。

  错币古已有之

  陈进建认为,错币从钱币诞生之日起就存在,古已有之。不过,错币和错版是两回事。错版是制版时出现的错误。他拿出一枚湖南省造光绪元宝当十铜元给记者看,“湖南”两字拼写应为“hunan”然而铜元中的U缺口却朝下,这就是典型的制版错误。还有如五铢铜钱,按过去的阅读习惯,应该“铢”字在左,“五”字在右,有些铜钱上出现五字在左,铢字在右,也是制版时出现了差错。

  至于错币,则是在钱币生产过程中出现了错误。比如已经印刷后,机器再次碾压,使图案成为单面或叠压,或者正机器印刷时卯合不上,发生错动。比如他收藏有一枚湖北省造当十铜元,正反图案出现偏差136度,还收藏有一枚1987年沈阳造币厂生产的2分硬币,正反两面图案偏差达到54度。都属于这一类型。

  陈进建收藏的最特别的错币是一枚大清铜币。币上铸有陵字,以此推断为南京制造。但其上的龙形却为户部专印铜币上的大清龙。大清货币制造体系,与现行货币由中央统一印制不同,当时是由不同地区部门督造。为作区分,各地区所造钱币上的龙,样式是不同的。那么江陵府所铸铜币为何会印上中央专属的标准龙呢?

  他经过研究后认为,可能是户部印制钞票来不及,所以将龙模下发江陵府照做,也可能是江陵府龙模出现问题,临时将户部的标准龙模借来一用。这样的错币背后,的就是制币工艺流程的变化。

  人民币不存在错版

  市场上不时有人声称发现“错版人民币”,诸如文字倒置、图案倒置、图案左右等。其实,人民币是不存在错版的。陈进建说,中国人民银行不承认有错版人民币。市场上也从来没有出现过真正的错版人民币。

  前些时候,有人拿来一张错币让他鉴定。说是人像之后的线网掉了好几格,问会不会是漏印?他用放大镜仔细观察,发现其实是经过使用后磨损了。

  陈进建说,现在出现的许多所谓“错币”,实际是在使用中有了污损,或发生化学反应,甚至是人为所致。

  比如社会上风传的一种“错币”,是毛的眼睛一只大一只小,或一只眼睁一只闭。这其实是人民币不同部位遇热或水不均匀而形成。遇水收缩,看上去眼睛就会小一些;还有些人民币颜色跟新币不一样,那是因为纸浆过滤不够,存有残渣,用久后会翻色,不能算是错币。另外,一些造假者还会挑出金线,伪造出“金线脱落”之“错币”。

  常见的人民币错币除双面有偏差,还有一些硬币上会起凹点,留下星、月、日等图案,这主要是铸液滴下形成,并非有意为之。可以作为趣味品收藏。

  价值是在交换中体现的

  陈进建有一枚袁大头错币,前5年买的。记者看到,这枚错币品相相当好,一枚银元上叠压出两个袁世凯的图像,一个仰头朝天,一个正面平视。陈进建说,当时市场上叫价600元,他以两倍价格收购。而那枚1987年2分硬币,市场价格3元-5元,他以600元购得,购价是市价百倍以上。

  陈进建认为,错币不多,物以稀为贵,收购价高是应该的。但是,是否一张错币就值百万元呢?这还真不好说。

  “价值是在交换中体现的。”一张错币动辄百万元,市场上并没有这样的成功个案。所以,如果有人告诉你,他手上有错币有人愿出百万元,可他没有出手,那极有可能是炒作;如果有中介为你的错币开出天价,却要先交运作费,你就要当心可能遇到。

  人类最初都是以物换物,你的牛换我的马,慢慢发展到使用钱币。从捡拾海贝作为钱币,到战国时,受劳动生活影响,发明刀币,桥币,铲币,裤币,鱼币,再到宋朝,纸币成为货币....。.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,使用货币历史长达五千年之久,可谓源远流长。

  陈进建认为,投资错币,研究和了解货币文化是必需的,这样才能对错币价值有合理判断,否则就可能被熙攘纷乱的市场和的人忽悠。

  编辑: 邴璞

  【西安日声明】西安新闻网刊载西安日报、西安晚报文章已经西安日独家授权。自2009年1月1日起,其他商业网站(新闻单位主办的网站除外)未经西安日授权,不得转载西安新闻网上刊载的西安日报、西安晚报文章。欢迎新闻单位主办的网站在对等合作的基础上转载西安日报、西安晚报的新闻,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西安新闻网-西安日报、西安新闻网-西安晚报。其他商业网站如有合作意向请与西安新闻网联系,网站联系电话:

关键词:一起换吧
0
0
0
0
0
0
0
0
下一篇:没有资料

相关阅读

网友评论 ()条 查看

姓名: 验证码: 看不清楚,换一个

推荐文章更多

热门图文更多

最新文章更多

关于联系我们 - 广告服务 - 友情链接 - 网站地图 - 版权声明 - 人才招聘 - 帮助

声明: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,不代表站长立场,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,请联系站长删除。

CopyRight 2010-2016 合肥百姓生活港- All Rights Reserved